陕西官茶。
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特色产品,是后发酵茶,也是全发酵茶。原本是西北,哈萨克,蒙古等游牧民族地区特需商品。因在伏天加工,故称伏茶。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,美称为茯茶、福砖。由于系用官引制造,交给官府销售,又叫官茶、府茶。
唐代以后,茶叶由官方统制,贮存一地边地府库,交换马匹,此为“官茶”;而茶商由产地贩运交售给茶马司的茶叶,须向户部纳税请领执照,称为“请引”。每“引”规定可贩茶100斤,纳税200钱;不及“引”者,谓之“畸零”,另行发给“由贴”。无“由引”及茶引不等者即为"私茶"。当时朝廷为鼓励茶商贩运茶叶,每次将运到茶马司交割后,都奖给茶商;上引附茶700斤,中引560斤,下引420斤,作为酬劳,由他们自己出售或换马。因此种酬劳是在正茶(即交割的茶)之外附发的,称作“附茶”。以后用谐音“茯”代替“附”,便出现了“茯茶”。
官茶体制自唐宋以来延续达一千多年,官茶是古代茶法中的主角,并在汉、藏之间发挥过重要联系作用,官茶虽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与功能。官茶传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,据说, 新疆、 青海、 甘肃、 宁夏一带的居民,曾以得到“泾阳官茶茯砖”为荣,甚至将之视为一种财富的象征,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视作珍品收藏。 茶马互市期间,陕西商帮也得到了迅速崛起,财雄势宏被尊为“西秦大贾”,曾位居我国明清十大商帮前列。他们在秦岭巴山的崇山岭中开辟了陕甘茶马古道,使陕茶 道通天下,输往西北的陕西茶叶最多时达到年一千一百万斤。
2016-05-039
2015-05-1210
2015-02-048
2014-05-136
2014-04-096
2013-12-219